博物馆专硕

于光建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31

 

于光建,1981年2月出生,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宁夏大学丝路宁夏文创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西北民族文物考古、中华民族共同体、博物馆文创的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武威西夏墓出土木板画与木板题记整理研究》1项、自治区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文化传承与创意——西夏学双技能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西夏多元文化及其历史地位》子课题《多元视角西夏丧葬习俗研究》。现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西夏金银器研究》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通志》子课题《西夏文物志》1项。在《唐史论丛》《华夏考古》《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天盛律令典当借贷门整理研究》《武威西夏木板画墓研究》著作3部,整理出版仿古写真西夏文古籍《类林》《黄石公三略》《新集锦合辞》3部,主编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刊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1、2022、2023)。成果获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与讲授的《解读西夏》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和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担任央视大型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历史顾问之一。2018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托举人才工程人选,2021年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项目《丝路宁夏文创》指导教师之一。2022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工程。

 

一、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民委项目《交往交流交融视野下的辽宋夏金文化艺术一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23-GMI-081,在研。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西夏金银器研究》(20XMZ017),在研。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通志》子课题《文物志》,完成。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西夏多元文化及其历史地位》子课题《多元文化:西夏丧葬习俗研究》(16JZDW0200),完成。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武威西夏墓木板画与木板题记整理研究》,(13CMZ013),完成。

二、出版著作

(一)独作

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年

《天盛律令》典当借贷门整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武威西夏木板画墓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22年

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城市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23年

(二)编著

新集锦合辞,甘肃文化出版社,2021年

黄石公三略,甘肃文化出版社,2021年

类林,甘肃文化出版社,2021年10月

(三)参编;

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武威地区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解读西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甘肃文化出版社 2021年

三、发表论文

《固原博物馆藏开城镇唐墓出土跪拜俑考》《宁夏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一作。

《关于西夏天盛元宝背“西”及光定元宝钱文的新思考——基于宋代货币文化比较视野的考察》《西夏研究》2025年第1期,一作、

清代河西走廊商业发展新格局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宁夏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一作。

《从黔东南苗族古歌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民族学论丛》2024年第2期,北大核心,二作。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西夏文《佛说如来一切总悉摄受三十五佛忏罪法事残叶考释》,《文物》2024年第3期,CSSCI,二作;

《新见西夏文《佛说父母恩重经》残片考释》、《西夏研究》2024年第1期,一作;

《从墓葬考古看西夏与吐蕃葬俗文化的交融与互动》《西夏学》2023年第2期, CSSCI,一作;

《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明代宁夏镇经济变迁与多民族交融互嵌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 ,一作;

《品藻与禄命:从相人术文献看西夏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西夏研究》2023年第4期,二作;

《中华民族史观视野下古代北方民族华夷共祖与以夏自居思想述论》《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一作;

《武威西夏墓木板画艺术风格探微》,《西夏学》2022年第2期,CSSCI;二作

《灵武出土西夏银碗功能再认识》,《西夏研究》2022年第4期,一作;

《武威博物馆藏《唐崔怀珍墓志铭》相关问题研究》,《唐史论丛》2022年第1期, CSSCI,一作

《武威博物馆藏水月观音水陆画艺术特点探析——兼与西夏水月观音图像的比较》 《西夏研究》2020年第4期,二作;

《武威出土西夏买地券背记符号考论》,《西夏研究》2020年第2期;二作;

《凉州瑞像的“新时代”——凉州瑞像在西夏的流传特点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CSSCI;二作

《西夏的债权保障措施述论》,《西夏学》2019年第1期, CSSCI,一作;

《使命担当与绝学传承:大型西夏文物图典〈西夏文物〉陆续出版》,《二酉流布:历史文献整理研究文集》学苑出版社2019年,一作;

《四十年来西夏丧葬习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夏研究》2019年第3期,一作;

《武威西夏墓特点述论》,《华夏考古》2018年第1期,一作;

《新见宁夏佑啓堂藏〈金刚经〉残片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一作;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宁夏社会科学》. 2017(03)

《天盛律令》对买卖借典“中间人”的规制》,《西夏学》, 2016(02)

《西夏六个方位监军司的治所在哪里?——读张多勇〈西夏京畿镇守体系蠡测〉有感》,《西夏研究2016年第4期

《西夏典当借贷中的中间人职责述论》,《宁夏社会科学 2016(04)

《开封宋代繁塔夏州李光文题刻考述》,《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瓜州东千佛洞泥寿桃洞西夏文两件印本残页考释》,《敦煌研究》 2015年第1期;

《甘肃永昌县花大门藏传佛教石刻塔群遗址考论》,《西藏研究》2014年第1期;

《甘肃武威出土西夏木板画研究述评》《中国美术研究2013年第2期

《清至民国时期武威城市景观空间结构重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武威博物馆藏6746号西夏文佛经《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释,《敦煌研究》2011年第5期;

 

上一条:杨浣

下一条:尤桦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联系电话:(0951)2061080     邮政编码:750021

Copyright  2012-2060 宁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