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六讲报告题目:秦“大一统”理论与实践报告人:徐卫民教授报告人单位:西北大学主持人:曾丽荣 副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晚上19:00~22:00报告地点: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徐卫民,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曾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现兼任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副会长、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现任《秦汉研究》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秦汉历史与考古、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三十余部,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四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多次、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两次。报告摘要:“大一统”思想的提出是源于《春秋公羊传》中的一种治国理念,是古代政治家的一种理论追求,是一种历史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先秦时期的诸多学派均主张“大一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东方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顺应了历史潮流,实行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并初...
23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系列讲座第八十三讲报告题目:少数民族民歌的基本分类及地域特色报告人:和云峰 研究员报告人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主持人:马冬雅 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14:00~17:00报告地点:贺兰山校区笃行楼一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和云峰(桑德诺瓦),中央音乐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兼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创办人、艺术总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七、第八届会长。著作有《纳西族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等17部,主编《2005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论集》《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典藏》(2017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等20余部,曾获金钟奖、山花奖、精品教材奖、北京市哲学社科奖、文艺评论奖、音乐评论奖等20余项,主持与承担国家级、部委级课题11项,策划、制作、指导(监制)大中型演艺活动数十项。报告摘要:亘古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就具有传统的分类方法与浓郁的地域特色,例如蒙古族长调与呼麦、藏族山歌与囊玛、侗族大歌与小歌、纳西族喜歌与丧歌、苗族飞歌、彝族海菜腔等……时至今日,这些民歌仍然独具特色。敬请广大师生准时参加。特此通知!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宁夏大学音乐学院2024年10月21
15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五讲 报告题目: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口述史的实践应用——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报告人:王明月 副研究员报告人单位:天津大学主持人: 马巍 讲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14:30~17:30报告地点:线上(腾讯会议:109 582 129)线下(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王明月,1989年生,内蒙古兴安盟人,文学博士,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汉语国际教育系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河东区“引智促治”天津大学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中外联合研究专项课题、全国高等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多项课题,在《民俗研究》《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学术成果先后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与马知遥教授合著《传承人口述史撰写工作指导手册》,参与编写《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系列丛书》。 报告摘要: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具体方法,对于现阶段推进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研究是一种更为切实有效的抓手,对推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不同于其他口述史,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因其记录对象的特殊性而对具体的操行方法存在特定需求。口述史对象的选择需做到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口述史提纲的设计需做到总体性与特殊性的兼顾,口述史调查的内容需做到时代主线与故事内容...
11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三讲 报告题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口述史研究方法呈现报告人:马伟华 教授 报告人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院主持人:梁莉莉 副研究员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19:00~22:00报告地点:线上(腾讯会议:906 274 436)线下(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马伟华,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社会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都市人类学、民族理论与政策等研究。在《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部;参编教材、著作多部。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国家民委项目等多项。获得国家民委科研奖励10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报告摘要:从历史文献资料中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是学术领域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关键。相较于一般的文献史料,口述史以其事件性、主观性与公共性等特点,使得以集体记忆巩固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可能。以社会学的视角观之,口述史作为资料、研究与具体方法,何以作用、何以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又何以在学术研究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具体操作?本报告旨在基于实践...
11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四讲报告题目:动力与机制: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观察报告人:贺存定教授报告人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主持人:陈雪飞副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18:30~21:30报告地点:怀远楼514会议室报告人简介:贺存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考古学博士,主要从事石器时代考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有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石器技术与功能、史前人类文化与生存适应。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质,作为领队或执行领队主持旧石器考古发掘项目近10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专项等研究课题10余项,在《考古》、《人类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入选 “重庆市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特聘专家”,曾获中国科协等九部委联合表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十二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奖、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报告摘要: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动力和机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讲座首先从目前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的解析来讲述人类的起源,指出劳动(制造使用石器)是人猿分化的关键;其次通过考古学家视角来看待石器技术传承与演变背后隐藏的人类智能发展和技能升级。然后化身疯狂原始人,我们该如何在远古的荒野生存适应?唯有凭借石器工具和聪明大脑才...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联系电话:(0951)2061080 邮政编码:750021
Copyright 2012-2060 宁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